校地携手、支部共建,暨南大学博士实践团与芷江通溪村党支部结对,将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2024-05-30 10:57:05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 编辑:许敏 |          浏览量:76248

芷江融媒讯(通讯员 欧阳娉 余双双 向彩俊)“优秀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珍惜合作机会,结合专业所长,积极推动芷江通溪村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月28日,在暨南大学第一文科楼,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走进芷江通溪 共话乡村振兴”正在召开。

(“走进芷江通溪 共话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在暨南大学第一文科楼举行)

活动现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博士生党支部书记余双双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庆、山东等地系列讲话精神,纪律委员杨伟义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芷江通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欧阳娉介绍了通溪村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及支部共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合作计划。

去年12月,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振兴,芷江通溪村积极联系暨南大学文学院,与中文学科博士研究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共享开展系列活动。在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支部双方的协同配合下,通溪村发起博士驻村“筑梦计划”,组建暨南大学博士实践团,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鼓励研究生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展现暨南学子担当,为基层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力。据悉,暨南大学中文博士生党支部现有党员、积极分子47位,一直以来聚焦乡村振兴事业,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支部共建、文化赋能等多种方式,团结支部委员和党员同志,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目前已成功助力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佛街道莲塘村、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涢水街道白桃村党支部建设和产业发展。

(芷江通溪村为暨南大学博士实践团准备感谢证书)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暨南大学时勉励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作为暨南学子,我们更要展现自己应有的担当,以实干实绩实现个人与国家、社会发展的融合。”面对新发展、新形势,在通溪村发出合作邀请时,暨南大学中文博士生党支部党员纷纷加入赋能实践团。

“和通溪村的支部共建,我深切感受到大家的真心、用心、尽心与诚心。”中文博士生党支部书记余双双表示,好的文章是需要万卷古书的熏陶、万里江山的踏遍,作为中文博士生,我将带领支部党员继续深化合作、赋能发展,从广袤田野中汲取文字力量。

(现场颁发感谢证书及通溪村文创产品)

如何发挥人才力量助力乡村建设、如何利用驻村锻炼促进乡村发展、如何发挥党建引领共谋乡村新貌?接下来,暨南大学博士实践团将与通溪村进一步探索合作模式,持续开展送学、送教活动,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共同书写通溪发展新篇章。

责编:许敏

一审:杨艳芬

二审:许敏

三审:尹华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